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承影落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o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更加)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同“旋”回转,掉转身)走。桓侯故(特意)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达到)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寻找)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于是)死。

    这是韩非子中的名篇扁鹊见蔡桓公,它曾被选入初级中学课本,作为范文进行教学。文章阐明的道理是“讳疾忌医”和“防微杜渐”

    然而,我们单从“医生与病人”的角度来看,病人蔡桓公之死多少应该算一个“医疗事故”具有“神医”美誉的扁鹊是难逃其咎的。扁鹊作为一名具有祖传医术和临床经验的老大夫,与病人的心理沟通几乎是失败的,病人拒绝配合治疗,最终导致蔡桓公病入膏肓,一命呜呼。正常的人际交往是需要“沟通”的,而接触病人之后,作为医生则更需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什么?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且希望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简言之,良好的沟通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运用适当的方式与适当的对象谈论适当的话题。

    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要科学运用听、问、说三要素外,还应当细细去揣摩对方的心情和真意。沟通主要是借助语言工具和非语言工具完成的,而非语言工具包括神态(微笑、皱眉、眼神、语气、音色等)、动作(手势、姿态、触摸)和其它特定物。

    而我们的扁鹊医生是如何与病人进行沟通的呢?

    一、首先是扁鹊对沟通对象缺乏认知。

    这个病人的身份很特殊,不是一般的平民或是大夫阶层,而是具有至高无上、绝对权威的蔡桓侯。照顾桓侯尊严,了解桓侯的心理是医生首先要做的事情。扁鹊初见桓侯并非为其看病,只是突然发现了病兆。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初次会面,别的什么话题都还没谈,便冒冒失失对国君说:“你有病”对于国君的忌讳全然不顾。

    作为国君,对这位医生的话可以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认为你扁鹊不会说话,缺少说话的艺术,令人不快。何况这位统治者平常听到的都是“永远健康”“万寿无疆”字眼“病”字会使其心生不快。

    其二是你扁鹊是在诅咒我有病。因为没有任何症状,桓侯确信自己没病,况且这位医生根本就没有对我进行“望、闻、问、切”就说我有病,不是信口开河,就是心生诅咒。这样的沟通缺少寒暄、祝福和相应的铺陈,让对方感到突兀,觉得不可相信。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益)深”这既是缺少对特定病人心理状况的了解,又是一句缺少铺陈,显得突兀,给人“武断”感觉的结论,同时还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恐吓作用。

    扁鹊医生曾三次“恐吓”病人,对待一般的病人都不可以把病情的严重性进行渲染,何况是桓侯。

    运用赞美的语言和谈论让对方轻松的话题,这是沟通顺畅,达到预期目的的两个重要方面。扁鹊完全可以先赞美桓候,赞美桓侯的圣明圣德,赞美其爱民如子;然后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