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刘秀君临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收拾了逄安,刘嘉就寻思投靠刘秀。

    其实,跟秀弟并肩战斗,一直是刘嘉的愿望。

    只是,这世道变化得太快又太乱,往往让人还没醒过神儿来,很多事儿都翻了个过儿,他还没有找到正式

    的机会。

    秀弟的德才无人能及,我这些年单干,也确实很累!秀弟,我还是跟你干吧!

    丞相李宝坚决反对归顺刘秀,苦劝刘嘉坐观天下成败,然后再做计较。主公您别急,这年头称王称帝的到

    处都是,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等等再说。

    李宝很自负,他认为刘秀平定河北,与隗嚣占领天水、公孙述割据成都没有什么两样。如果占一块地盘就

    是皇帝,那目前皇帝这个职位早超编了。大家看看,到处还不都是占地为王的家伙?如果谁说自己是皇帝、他

    真的就是皇帝,那目前当皇帝的人还不挤成堆儿?

    总之,李宝并不看好刘秀,所以劝刘嘉先别急,等等再说。

    相反,有一个人则力劝刘嘉马上就投奔刘秀,他名叫来歙。

    来歙是个猛人,德、才都很了不起,也有很多精彩的表演,我们应当把他隆重推出。

    其实,看着现在乱世之中英雄乱窜,他浑身是劲儿没处使,早就按捺不住想出场了。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是刘秀的大老乡、阴丽华的小老乡,是刘秀的姑表哥、刘嘉的妻兄。

    老来家世代做刘汉王朝的干部,但不好意思,几百年来都没有出过大人物,也没弄出大动静。

    来歙的6世祖来汉,有能力、有才华,在汉武帝时官至光禄大夫,曾作为楼船将军杨仆的副手南征越南等地。来歙的老爸来仲哀帝时官至谏议大夫。

    按照西汉官制,光禄大夫、谏议大夫都是朝廷的闲职,主要任务是打杂、救急,没有下属、没有固定职责

    、没有职数编制限制。而我们费了好大劲儿查老来家的光荣历史,所能查到的、又值得一提的,也就这么多了。

    但是,来仲确实了不起,不是因为他在中央机关上班,而是因为他娶了刘秀的姑姑为妻,并且生了来歙。

    来歙从小与刘秀一起长大,两人一起在长安太学求学,一起往来于京城和家乡之间。

    (数共往来长安)

    不过,与刘秀的温文尔雅、沉稳内敛不同,青年的来歙除了学业优秀之外,还表现出远大的志向和慷慨的个性。

    (歙有大志,慷慨,治《左氏春秋》。)

    对于这样的表哥,有学问、有人品、有抱负,刘秀自然十分尊重、十分亲近,而且这种尊重和亲近发自内

    心、历久弥深。

    (光武甚亲敬之。)

    刘秀兄弟起兵反莽时,王莽的官府立即逮捕了来歙,原因就是上面说的,老来家跟刘秀是近亲。

    官府认为,刘秀兄弟起兵,你来歙要是不参与,鬼都不信!

    在亲朋好友的努力搭救下,他才幸免于难。

    不久,刘玄更始王朝开张,来歙被安排做了办事员。

    (更始即位,以歙为吏。)

    无论如何,来歙本来还是想做点工作的,就时不时地提一些建议。

    但是,更始王朝向来不重视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怎么讲究工作,而且“劣币驱逐良币”的潜规则盛行,

    没有谁拿他的建议当回事儿。

    他一生气,称病辞职了。

    (数言事不用,以病去。)

    老子不跟你们玩儿了!

    汉中王刘嘉的夫人就是来歙的胞妹。

    刘嘉见大舅哥失意,就专门派人邀请来歙来汉中发展。来歙于是来到汉中。

    更始败亡,刘秀崛起,来歙就力劝妹夫刘嘉赶紧投奔刘秀。

    (更始败,歙劝嘉归光武。)

    这就是汉中王刘嘉目前的处境:丞相李宝力劝他先别急,坐观天下英雄斗法,来歙力劝他立即归顺刘秀,

    他自己则从内心里打算投奔秀弟。

    这样,在经过一番犹豫之后,刘嘉通过邓禹,向刘秀转达了归顺的愿望,表示自己真心实意归顺,一定在

    新皇帝(刘秀)的领导下,配合邓将军好好修理赤眉。

    刘秀当然批准,颁旨授权邓禹全权办理有关事项,并就刘嘉与邓禹合作事宜作了指示。

    来吧老兄,我也想哥儿们好久了。

    同时,刘秀还对邓禹分析形势,说:

    “孝孙(刘嘉)向来谨慎善良,从小就跟我关系很好,目前他之所以采取观望态度,应当是长安那帮轻薄

    的家伙(指李宝等更始旧部)在中间捣鬼。”

    (孝孙素谨善,少且亲爱,当是长安轻薄儿误之耳。)

    邓禹因此对李宝非常反感。

    刘嘉对刘秀所谓的归降,不过是个仪式罢了。

    于是,刘嘉、李宝、来歙来到云阳见邓禹。

    对邓禹来说,代表刘秀接受刘嘉归降,是个很重要、也很好办的大事,是他借以扩大人脉资源、整合队伍

    ,挽回不利的军事局面和个人面子,进一步取信于刘秀的绝佳契机。

    但是,他太不在状态,处置失当,把好事办砸了,而且砸得不可收拾。

    李宝由于并不赞成现在归降刘秀,心里一直很别扭。刘秀不过是更始王朝的失意干部,邓禹不过是赤眉手

    下的败将,凭什么要向他们低头?!

    我们手头虽然缺少李宝的资料,但从他的诸多表现完全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有点能耐、也很有个性的人。

    他在更始王朝混个封侯拜将说明不了什么,因为更始高干基本上以“劣币”为主,不少流氓、混混、痞子

    混得也不比他差。

    刘嘉能聘他为相,才说明他至少不是吃干饭的。而他日前差点儿把逄安玩儿死,玩儿得又是那么轻松,进

    一步充分说明,他已经具备在乱世跟高手过招的素质了。

    我并不说逄安是高手,而是说邓禹背后有刘秀,逄安背后有连刘秀都头痛的赤眉狂徒,他李宝自己的合作

    对象是曾经打败刘嘉的延岑。

    很明显,如果谁能把他日前玩儿逄安的动作玩儿得很纯熟,完全可以跟刘秀这样的高手过招,更何况,世

    道又是这个熊样!

    所以,李宝心里很别扭、很不舒服、很不服气。

    这样,在刘嘉率众见邓禹的时候,李宝表现得很不屑、很傲慢、很无礼。

    邓禹十分恼火!

    他本来受刘秀的影响,就对李宝经常在刘嘉跟前出“歪主意”不感冒,这下似乎抓住了把柄,立即下令把

    他斩了。

    (嘉相李宝倨慢无礼,禹斩之。)

    有熟语说,两军交兵,不斩来使。还说,阵前杀降,为不祥之兆。

    这时候的邓禹,以刘秀代表和赤眉手下败将的双重身份,斩杀能跟赤眉轻松过招的李宝,无论谁的想象力

    多么丰富,也可能都看不懂。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就是邓禹无法把握的了。

    李宝的弟弟发誓要给哥哥报仇,迅速收拢李宝的部下,进攻邓禹。

    邓禹近来老吃败仗,部下士气低落,加上供给匮乏,战斗力早就大大下降。但事到临头,他也只好接招。

    一场本来亲切友好的合作,被邓禹弄成横眉竖眼的杀戮。一阵混战的结果,邓禹的将军耿䜣被杀。

    (宝弟收宝部曲击禹,杀将军耿䜣。)

    自从不久前冯愔窝里斗后,邓禹部队内部团结受到伤害,他本人的威信也受到影响、工作也总不在状态。

    目前,部队的军需供给发生严重困难,很多士兵包括过去慕名归附的纷纷开了小差。

    在败退撤往高陵的途中,大家不得不用用野果野菜充饥。

    这时候的京城周围一带,已经发生极为严重的饥荒,人们把所有能入口和不能入口的东西全部吃光,又争

    抢着吃自己的同类。

    村寨城郭十有九空,野地里布满累累白骨。

    (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人往往聚为营堡,各坚守不下。)

    一些侥幸活着的人们为了抵御天灾**,纷纷联合起来,营造工事,坚守对敌。

    惨不忍睹!

    人们除了死亡,就是疯狂。

    这样,邓禹的部队,已经不是过去的威武之师、仁义之师,而是一伙军心动摇、给养匮乏、离心离德、不

    想打仗的人。

    远在洛阳的刘秀知道这个情况,就下令邓禹立即率众回洛阳,不要再随便对赤眉用兵。

    刘秀这也是对小邓的关心和爱护。出差在外辛苦了,回来歇歇吧。

    这也是小邓的机会。

    应该说,他要是现在听从刘秀的安排,率领自己的这帮疲惫的弟兄回洛阳,也还不错,至少算全身而退。

    因为,刘秀对他的命令非常客气,是给足了他面子的。

    刘秀在对他的敕令里说:

    “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与走投无路的敌人作战。赤眉没有粮食,肯定会往东边来。我们的军队在东边以

    逸待劳,我折下树枝就可以抽打他们,你们不用担忧,不要再轻易用兵。”

    刘秀对时局的观察是非常深刻、精准的,对各种动作的安排也是非常合理、有力的,这将很快得到证实。

    但是,邓禹则另有想法。他认为自己受命出兵,扑腾了半天,至今功未成、名未就,而手下人心涣散,他

    感到既惭愧、又气愤、又焦虑,就想挽回局面。

    于是,他多次带着自己这支饥饿疲惫的队伍,主动找赤眉过招,很遗憾,都没有占到便宜。

    不行,还得跟赤眉纠缠,不然太没面子。

    公元26年11月,刘秀决定更换西线主帅,用冯异取代邓禹,以期扭转被动形势、开拓新的局面。

    小邓毕竟多一些书卷气,缺少实战经验,文可以治政,武却未必能安邦。

    况且,从近来表现看,面对日益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小邓确实太年轻。

    刘秀这次对邓禹的使用,一开始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后来形势变化了,刘秀虽有明确指示,却没能果断

    地调整小邓的职务,事实证明是个失误。

    冯异,也是我们大家的熟人了,他文武兼备、沉稳练达,驾驭局面的能力和对刘秀的忠诚,我们早就见识

    过了。

    公元26年12月,由于在长安一带实在抢不到一粒粮食和任何东西,而且净剩下不是打人、就是被打,赤眉

    觉得再待下去不光太没有意思,搞下去大家连命都能丢掉,就卷席东去。

    这时的赤眉还有20多万人,但与邓禹部队的狼狈情形也差不多,一路上很多人开了小差儿。

    (赤眉虏掠无所得,十二月,乃引而东归,众尚二十余万,遂道复散。)

    老子出来混,弄了半天还是这个鸟儿样,走,回家去!

    原指望造反成功能弄个乡干部、村干部当当,这是个啥?溜吧,他妈的!

    大伙儿老是在长安一带鏖战,没有一个赢家!

    所有的人都在忙于打人和接招,搞得大家几乎都因此死去。

    粮食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不吃它会饿死、部队没有它会散伙,社会也会因此扭曲变形。

    无论是赤眉高干、还是邓禹将军,当他不能让人吃饱饭的时候,大家谁也不会跟他走!

    刘秀在洛阳,对西边的局势洞若观火,派冯异出这趟苦差,希望他能尽快控制关中。

    其实,冯异这些日子也并没有闲着。

    年初,刘秀册封他为阳夏侯,封地在今天河南省太康县一带。紧接着,他受命率军出发,打击阳翟(今河

    南禹县)的地方武装严修、赵根等,轻松得手。

    刘秀一直对冯异的能力和人品赞赏有加,对他的一贯表现很满意。为了犒赏冯异,刘秀特地下诏,要求他

    乘着胜利回家乡扫墓祭祖。

    在这里,刘秀给了冯异极大的荣耀:他专门派太中大夫送去牛、酒作为祭品,还下令冯异家乡父城周围200

    里以内郡太守和都尉以下的中高级军政干部,都带着宗族亲戚参加老冯家的祭礼。

    这当然是来自帝国一哥的极大的恩宠和无上的光荣。

    这也是冯异凭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得来的:出类拔萃的才干、谦逊自持的为人,当然,还有对刘秀的赤胆忠诚。

    在刘秀众多的徒弟和粉丝中,有能力、又忠诚的不在少数,但深得刘秀为人治政真传、并始终被刘秀宠信

    唯恐不及的也就那几位,冯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秀为人治政的这种真传简单说就是8个字:

    内圣外王,君临天下。

    在自身的修行和刘秀的培养下,冯异逐渐具备了内圣外王的一切条件,但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他总是小心

    翼翼、而又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冯异出发时,刘秀亲自送行到洛阳西郊的河南县,并且赐给他一系列高档的生活和工作用具:皇帝(就是

    刘秀自己)乘用的车马,用宝玉装饰的七尺宝剑等。

    同时,刘秀还特意给冯异一道敕谕,反复告诫他不要热衷于略地屠城,而要重在安抚民心,控制局面。

    刘秀说:

    “三辅地区遭受王莽、更始的祸害,再加上赤眉、延岑的骚扰,老百姓生灵涂炭,又无所依靠、无处诉说

    ,朕派你这次出征,未必非要略地屠城,主要是稳定局面、安抚人心。我们的将领并不是不会作战,而是大家

    喜欢掳掠,所以常常难以把事情办得很圆满。你本来就善于统御文吏武将,这次希望你能严明纪律,不要再给

    有关郡县添加麻烦、给老百姓增加苦难了。”

    刘秀的这番话可谓苦口婆心,既是对冯异的耳提面命,也是师徒二人治军治政的基本理念。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们不妨从《后汉书》中照录如下:

    “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

    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掳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小冯你切记,征服天下离不开拳头,但决不能光靠拳头!

    弟兄们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