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豳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序

    直到这个夜晚,当我敲击着键盘,试图将两个礼拜的经历和纷乱思绪梳理成文字的时候,却无论如何找不出一个开头,也许,一切就在忙乱之间发生了,没有预料,却又淡薄如水,不着痕迹。我决计在文字间掘一泓小小的泉眼,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还能够用目光细细捕捉那水面之上,高山流云的投影,回想起:

    这忽明忽暗的记忆!

    这骤风骤雨的旅程!

    悠长叹息

    从陇海铁路一脉行来,不觉间,西部的土地便在火车的叮咣声中揖入了视野。

    黄土高原的地貌坑坑陷陷,很像是老年人皮肤的皴皱,埋伏着时间的锋利凿刻。极醒目的黄色,在赤日的烘照下有些刺眼,坡头上濯濯一片,草木都稀疏地近乎于裸露,庄稼的绿色很淡,在尚未供养人类的肚腹前已显示出营养不良的症侯。

    列车甩开了黄土高原,随之进入了真正的山地,两旁开始掠过嵯峨的山头,不甚高峻却连绵不绝,地理学的浅微知识告诉我:我们深入了秦岭的余脉。

    火车长驱纵驰,一条大河在山涧间潆洄。河床近百米,然而现今的河水只在中央地带聚合成窄窄的二三十米,且水流缓慢,偶有乱石凸出河面,水势略现急纵。河道以外被泥土淤积着,水流携着泥沙直泻而下,整条大河泛着暗黄,在山岙间穿行蜿动。起初猜测是黄河,细想是不妥的,黄河从陕西便北上宁夏,且即便是枯水期,黄河的河床也广达千米。闪念间一个名字脱口而出——“渭河”

    的确是渭河,但也的确不是想象中的渭河“泾渭分明”的图景早已烂熟于心,于是常常想象两道河水的交汇应该是青绿相伴亦或是明暗相错,而今渭河显现了面目,只不知泾河又该是何种模样?

    渐近黄昏了,山岙间浮漾起了缥缈的水气,氤氲弥散开去,斜阳晚照,远山近水都朦胧入画了。这一时,青黛色的峰峦显出了温和的一面,水气的流动之下原本稀朗的树木居然显得蔚然成林,与近处的河流,远处的斜照连成一幕,山水俱遥。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千年前的李白喟然一叹。这叹息穿越悠远时空,深抵西部的峰峦,在山风的呼啸中,怅怅有声。

    千山过尽

    在陇西下了火车,旋即上了汽车,两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甘肃漳县。

    我们落脚的地方,在一片山岙的谷地间,错错落落地布置着数十幢三四层的砖房,中间一条簇新的柏油路,十几米宽,路旁载的柳苗还没抽叶。再远处都是些土坯房,公路延伸到山脚拐弯的地方已看不到人家了。

    大家很快安顿下来,在一个看似不错的“宾馆”里备起了课——我们要在这里开一个义务支教班。

    第二天与学生见面,人来得很多,事先是得到了消息的,这些孩子有着田野的气味,眼眸清亮,衣着朴素,女孩子们尤其地腼腆沉静。他们一丝不苟地端坐着,甚至刻意的屏着呼吸,在孩子们看来,初次见面算得上是一项庄严的仪式。

    按照计划,每天一部分人留守上课,其他人就结队下乡。

    下乡比上课更有趣味,我们四人一行,坐上了汽车。

    傍山而筑的村落在路上看见了三四个,规模很小,几十户便聚居成社,多不过上百人。随便下了车,向当地乡民问路,都极热情,用我们“parden”了好几遍的甘肃乡音说:“上家去喝口水吧”乡民的淳朴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路上邂逅了一位骑骡子的村民,没聊上几句便尾随跟进了他家里。

    房子是砖砌的,有泥胚的围墙,里面光线昏暗,但收拾得极整齐。一张炕、一个柜子,几拢箱子,唯一的电器是一盏二十瓦的灯泡,但也不常用——电费太贵。院子里迅速聚拢起一群孩子,我拿着糖做诱饵,很快熟络了起来。他们大多十岁上下,最小的七岁,然而令我惊愕的是:他们都没有上学。主人说,村里上学的娃娃仅十有五六,而且绝大多数只上小学,这里的气候干旱收成也少,每年交了公粮剩下的勉强果腹,但凡家里有些收入,也是去新疆拾棉花的辛苦钱,仍然寥寥。说到这,主人黝黑的脸上显出些微的愧疚:孩子他妈也在新疆。

    我心下恻然,转头瞥见了墙角的腌菜坛子,我知道:那是这家人一年的“下饭”吧。

    继续沿着山路走到了山顶,长风贯耳。山坳里的村庄仍清晰可辨,远处的山头呈现出极富韵律感的层次,那是梯田,每天山民牵着牲口沿着这些坡地耕耘锄作,却收获稀薄。山景壮美,云层在山腰投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