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0.info,茶可清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母亲节侧记

    清晨,我为小宝做了她最爱吃的水煮虾。

    她爸爸一边剥虾,一边循循善诱地说:“小宝,今天是母亲节,知道么,是妈妈的节日,你怎么祝贺妈妈呀?”

    小宝转动着黑亮的眼珠,想了想,把手中剥好的虾送到我嘴边,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妈—妈—吃—虾!”

    我轻轻地张开嘴,眼里已然一片湿热。小宝才两岁,似乎也懂得了感恩,感谢妈妈的生养之恩。今天,我也很想把一只剥好的虾放进妈妈嘴里,可是妈妈却不在我身边,她在千里之外南京的一个疏落的郊区呢。

    一串平凡的数字,成了我和妈妈之间最柔韧的牵系,也成了今日最不能触碰的电码。我从早上一直犹豫到晚上,还是没有拨动那一串相思的密码。我知道,电话的那一端,声音交融的那一刻,我定会潸然泪下以至于勾起妈妈的忧伤。后来,夜深人静了,我终于平静地坐在电脑前,饱醮着思念之情,写下了这些浅淡的文字。算是对妈妈的一点菲薄的回报吧。

    你在我心里

    也许,早就该写写妈妈了。

    可是,这么多年了,我始终没能坐下来,认真地写一写她。

    有时,就是这样,越是亲密的人,反而越是不敢轻意落笔。因为一支笔能写下来的,始终显得单薄。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妈妈的影子重重叠叠地走过来,像五月的石榴花一般用力地刻画着女儿的心,笔笔生色,朵朵动情。

    妈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呢?也许你要问我。其实,我也一直在问自己。

    我想,在我心里,妈妈是这样的吧——

    妈妈,是一个美丽端庄的妇人。年轻时,她形体丰满,肤色净白,目光清澈,鼻梁高挺,嘴角时常漾着笑,留齐耳的短发,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很美。爱擦一点雅霜,淡淡生香。一直是那种短发精干的样子。后来,居然见到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黑白的,两寸见方,大概是妈妈刚嫁给爸爸时侯照的,她站在木格子窗外的梧桐树下,穿着月白的褂子,两条油亮的麻花辫子垂在胸前,脸上荡漾着青春的笑容。这一张照片,彻底颠覆了妈妈在我心中的印象。那时已经上了高中的我,心里有一种很重的恍惚的感觉,原来妈妈曾经也是村子里的“小芳”呢!如今,妈妈五十多岁了,人清瘦,似秋菊,每次听林忆莲忧伤无奈地唱道“动也不能动,也要看着你,直到看着你的发线,有了白雪的痕迹”我都忍不住刻骨铭心地想她,想她青春逼人的样子。我小时侯,也一直留短发,妈妈没有时间为我梳辫子,等我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留了长发,长长地垂到腰际,像妈妈当年的头发那样又黑又亮。非但头发,连眉眼、鼻子、大模样儿,都越长越像妈妈。每次回老家,上了年纪的老人见到我,都说我是妈妈年轻时的翻版呢。为此,我很感激,妈妈把生命、青春和美全都给了我。

    妈妈,是一个书香四溢的妈妈。小时侯家里穷,省吃俭用才念完小学,上了初中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孜孜不倦的学业终究半途而废了,成为妈妈一生的憾事。但是,在妈妈,读书的习惯却养成了,即便是当年一天到晚不是围着锅台转就是围着庄稼转、不是围着孩子转就是围着爸爸的厂子转的时侯,再大的操劳,也没有耽误她看书,这让她看起来比身边的村妇多了几分文雅高昂的气质,经起事来也比别人多了几分胸襟和气度。早年间,她走路时遇见一张小纸片也会捡起来看看,自己看过了,还会挑一些字,由浅入深地教我和弟弟认识。所以,在小学之前,我基本上已能自己读书了。一直到现在,大半生过去了,容颜可以老去,青春可以变黄,许多事物都改变了,对于妈妈,唯有读书的习惯雷打不动,即便现在老眼昏花了,连认个针都要找小孙儿帮助,独独见了书报,目光炯炯。如今,有时侯,我看见她坐在那里,远远地举着一张报纸,费力地凑近明亮的光线,极虔诚地阅读的样子,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动。我之所以喜欢文字,与生俱来的喜欢,大概就是来自妈妈。在我的生命里,妈妈是最早将书香注入我的灵魂的那个人。

    妈妈,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妈妈。小时侯,妈妈是村里少有的巧妇,剪裁缝纫织绣样样精通,巴掌大的碎布在她手上都是有用的,七拼八凑就给我做成一个别致的新书包。斜挎着新书包,神气地走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里,我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妈妈赋予我的与众不同。这种感觉,从一件件生活的细枝末节里蔓延出来,伴着我渐渐长大,让我总有足够的自信面对一切。当然,如今的孩子再也无法理解,那时拥有一个新书包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今天的孩子啊,再也无法享受那种珍贵的感觉了。冬天的时侯,常常深夜人静了,如豆的灯光下才闪出四根细长的竹针,牵着长长的彩色绒线,在妈妈怀里不知疲倦地钻来钻去,不消三五日就织成了一件毛衣;剩下的一个个小线团,经过另一个晚上的缠绕,又会生成一副小手套、或者一个围脖。在那些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我常常被妈妈全副武装,针织围脖裹着头、小手套护着手、厚实的棉衣加身、千层底的红棉鞋一步步穿过清瘦的白杨树林,去上学。冬晨的阳光,清新灿白,那些落尽了叶子的杨树枝被斜斜地印在冷硬的土路上,像古旧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